秦朝末年,大思想家孔子的八世孙孔鲋曾经编撰过一部《孔丛子》,其中记载了从孔子、孔子之孙子思到孔鲋自己的许多言行。在这部没什么知名度的书中,却出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那便是“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经过民间一系列的转述,这句话最终变成了“有其父必有其子”。
(资料图片)
从字面意思上看,“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说什么样的父亲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与之类似的还有一句常常被用来恭维他人的俗语,那就是“虎父无犬子”,意思是优秀的父亲教育出的孩子同样出色。那么逆向思考一下,犬父是否也不会有虎子呢?对此,东汉末年一对品行极差的父子给出了答案,这对父子一个擅长借花献佛,一个反复无常,他们就是孟佗和孟达。
孟佗,又作孟他,字伯郎,东汉末年生于扶风郡。客观来说,孟佗家中颇有些余财,但在那个卖官鬻爵被摆到明面上,甚至价格时常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而上涨的年代,他的财产甚至不足以换一个刺史的官职。另一方面,当时十常侍把持朝政,其中的领导者张让家门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门庭若市,为了找他办事、求他帮忙而前来送礼者络绎不绝,甚至导致其门前长期停着达官贵人们的成百上千辆车。
面对资产不足、难以求见的困难,孟佗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想出了一条“妙计”。首先,孟佗另辟蹊径,不和众人一样排队等着见到张让,而是倾尽家财和张让府中不起眼的奴仆们结交。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张让的奴仆们都对孟佗十分感激,纷纷表示如果有什么他们能办到的事情就尽管开口。
有了这句话,孟佗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那便是希望这些奴仆们见到他时恭敬行礼即可。约定好后,孟佗乘着自己的车来到张让府前,奴仆们见到他不敢怠慢,当即恭敬行礼,并直接将他请进了张让府中。此时,孟佗其实已经不剩什么钱了,但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那些还在排队的人见平日里嚣张无比的张让奴仆们对孟佗如此恭敬,还允许他插队,都以为孟佗和张让关系非同一般。
于是,这些人争先恐后地冲到孟佗面前,将自己带来的礼物交给孟佗,请求他帮自己转交,并附上了辛苦费。就这样,孟佗空手套白狼,一口气收获了一大堆礼品。随后,他将这些礼品分出大部分进献给了张让。张让见孟佗一人就送上这么多礼物,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当即满足了孟佗想当凉州刺史的请求。
孟佗借花献佛,成功当上了凉州刺史,而他的儿子孟达则于建安初年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和饥荒前往蜀地依附于益州牧刘璋。后来,孟达认为刘璋并非明主,于是和法正一起暗中投靠了刘备,并在刘备平定蜀地之后被封为了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孟达率军攻克房陵、上庸等地,并与刘备的义子刘封一同镇守在了上庸。
不久之后,关羽兴兵北伐,很快围困了曹魏重镇樊城,为了壮大声势,关羽要求孟达、刘封派兵配合自己作战。不过,当时孟达认为上庸是新占领之地,当务之急是安抚人心,于是拒绝了关羽。然而,关羽很快便因为遭到东吴偷袭而兵败身亡,刘备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孟达救援不力要负很大责任。
另外,当时刘封与孟达关系不睦,前者甚至抢走了后者的仪仗部队以示羞辱。由于担心刘备清算自己,又对身为同僚的刘封感到不满,孟达终于选择了上表同刘备告别,随后率领自己的部曲投靠了曹魏。降魏之后,孟达得到了曹丕的重用,还和桓阶、夏侯尚等将领成为了好友。然而,随着曹丕驾崩,桓阶、夏侯尚又接连去世,孟达逐渐心生不安,诸葛亮听说后几次暗中写信劝诱,终于让孟达决心回归蜀汉。
然而,孟达的计划被魏兴太守申仪得知,并上报给了朝廷,司马懿一边写信安抚孟达,一边却暗中率军快速奔袭到了上庸城下。因为没有料到司马懿如此之快,孟达的部署被完全打乱,也没能和诸葛亮实现配合。被围攻十六天后,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选择了开城投降,孟达于城破后遇害,首级被送到了京城。
综上所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孟佗、孟达父子一个耍小聪明买官,一个在蜀汉、曹魏间徘徊,确确实实诠释了什么叫做“犬父无虎子”。不过有一说一,拥有一定军事才能,得到刘备、曹丕和诸葛亮重视的孟达还是要远胜于一生当中除了当过一阵子凉州刺史外没什么作为的孟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