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就是现代所说的纹身,中国自古就有之,但要说起刺青何时成为潮流与时尚,那还是先从欧美国家流行,最后成为全世界人们喜爱的一种潮流。不过在古代时期,刺青虽然也有美观的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刺青因为过程极其痛苦,所以刺青的美观作用有限。到了两宋时期,宋朝政府将刺青与其他刑法相结合,形成“刺配”刑法。于是古人看到刺青就会联想到刑法,久而久之刺青在古人的印象中就成为了一种严酷刑法的代言词。
当然刺青最初也不是为了刑法而生,但最后刑法成为刺青的主要功能,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让刺青的其他功能,比如让人们喜爱的美观功能被大幅度降低。刺青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被很多原因限制,也就阻碍了它的发展,尤其到了两宋时期,刺配刑法盛行,才会形成如此极端的现象。
一、愈加放大的刺青刑法属性1、刺青刑法出彩之处
(资料图片)
古代刺青被作为刑法是从西周开始,最初刺青叫“墨刑”,或是“黥刑”。就是用利器在人的身体上刻字(一般都是脸上),然后再用墨料,涂抹在伤口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墨料完全嵌入肌肤,那犯人身上的刺青就会永久保留。因此刺青会伴随犯人一生,所以墨刑下的刺青便成为了一种犯人的标志。
虽然刺青对于犯人来说,不算极刑,但在古代科技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脸上有刺青的古人,估计出门办事都会受到限制,甚至可能还会影响到与人交往。于是这刺青之法就能够达到震慑犯罪的效果,且还不用伤其性命,就能保证古代珍贵的劳动力,这也就让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非常偏爱刺青刑法。
2、持续升级的刺配刑法
刺青虽然可以震慑犯罪,但毕竟只是在脸上刺字,没有其他严厉的处罚,要是古人有心用发遮面,也是可以糊弄过关的。也就是说如果仅仅靠刺青来处罚犯人,那么犯人也是有漏洞可钻。那么刑法最初通过严厉的处罚达到警醒世人的功能就会被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说光用刺青作为刑法,可以震慑犯罪,但远远不够,于是两宋时期开始盛行刺配刑法。
"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宋代的刺配刑法简单点说就是将犯人面部刺青后再发配边疆,将古代墨刑、杖刑以及流配这三种处罚揉成一体。古人常说死罪可免,获罪难逃,说的就是刺配刑法。虽然犯人可以免除死刑,但要在犯人的脸上刺青,留下罪人的标志,然后要被杖打,最后还得被流放边疆,可见这刺配刑法的处罚力度不低,因此它在宋代的处罚力度也仅次于死刑。
二、固于特定的刺青功能属性1、刺青侧重于刑罚
中国历史上关于刺青的最早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记载“越人断发文身”。当时刺青叫做“文身”,先秦时代汉字较少,像纹字这样的汉字还没有演变出来,所以文身与现代纹身其实就是一个名称。但刺青最早起源于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生产力低下,主要靠狩猎为生,将身体刺青上图案,便可以完美地在深林中隐藏自己,这样也就比较高概率狩到猎物,刺青便因此而生。
到了西周时期,人们的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且制衣技术日渐成熟,刺青遮蔽身体的功能属性就被降低。而且当时的人们也有了荣辱观念,以及社会阶级也逐渐清晰。在奴隶社会的西周时代,刺青被作为奴隶标志的一种技术,再后来犯罪之人也被刺青,最后刺青便演变成了刑法“墨刑”。在随后的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刺青一直被打上刑法的烙印。
2、刺青属性易于替换
唐朝时期,女相上官婉儿曾经得罪武皇,武皇因为惜才,不忍对上官婉儿实施严酷刑法,于是她便被赐额头刺青。据说上官婉儿服刑后,用颜料在刺青处绘画出梅花的图样,额头的刺青看上去也变得非常俏丽美观,后来这就成为唐朝一种流行的女妆“梅花妆”。但毕竟是为了惩处才给上官婉儿刺青,所以后来唐朝流行的梅花妆就用颜料涂面代替刺青。
随后的各朝各代中,虽然也有刺青其他功能的出现,或是表明心迹,如岳飞在身体上刺字“精忠报国”,或是为了美感。但由于刺青也就没其他更高的社会价值被统治阶级看重,于是这刺青其他功能的发展就受到限制。尤其是美观功能,古代颜料可以替代刺青,刺青不是唯一可以改变古人外观的手段。于是刺青的美观作用就被颜料代替,刺青美观功能的发展也就戛然而止。
3、小众流行难成大势
在古代一些少数民族中,因为落后依旧保留一些刺青身体的习惯,不过当时已经不是为了生存,主要是表达部落对图腾的崇拜,这些少数民族也大多以刺青图案在身体上居多。后来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刺青慢慢演变出其他的功能。但由于这些少数民族都是处于偏远地区,他们的思想文化与中原地带相差颇大,刺青的其他功能也就不被中原地带所接受。
刺青从诞生之日开始,最初也没有刑法功能,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演变出美观功能以及励志功能,但由于刺青处罚的功能已经根深蒂固,刺青的其他属性也就只能在小规模人群中被传播与接受。古代虽说有小众团体,比如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对刺青有追捧与喜爱,可所影响的范围毕竟是小幅度,所以刺青其他属性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三、刺青流行受时代所限1、医疗水平低下
古代社会医疗水平一直比较低下,比如古代妇人要生个孩子,就是到鬼门关走一圈,别看现代妇人生产,基本上都是母子平安,但在古代能母子平安的概率不高,就算是皇宫内院后妃生产,也很多时候会出现有母子俱亡的情况。而且中医提倡的是防范为主,也就是内调,像开刀这类外科手术,古时候的医者们还真不擅长。
虽说古代刺青不过就是在古人的面部刺上一些图案或是字,创面不大,且伤口也不会特别深,但人类面部是有很多神经的,如果伤口处理不好的情况下,犯人是会有生命危险,或是有后遗症的。也就是说在古代刺青也是有风险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算他们对刺青有所心仪,但还不至于为了刺青要担上这人身风险。
2、儒家思想盛行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人们所推崇的,其中儒学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别说在身体上刺青,就连剃发这样,在现代看来最稀松平常之事,他们都不敢随随便便去做,不然就得担上一个不孝的名声。
比如乾隆帝的继后辉发那拉氏,只是因为绞发,就被乾隆帝打入冷宫,后来还连累她的嫡子十二阿哥,不仅让这位嫡子失去了皇位,而且备受乾隆帝冷落,最后25岁就抑郁而终。可见这古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对身体发肤的重视度有多高。
现代人在身体上刺青文字或图案,可以是将爱人和喜爱的明星名字纹在身上,也可以是将故去亲人的名字刺青身上,还可以是一些喜爱的图案或是有意思的文字,不管这些刺青是否美观或是符合社会主流思想,但总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都喜爱纹身刺青。
也就是说在现代刺青文化是一种个性的彰显,或是美观的改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现不同的个人形象,或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在现代人眼中刺青行为不算大逆不道。但在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刺青必然是要在人的身体上完成的,不管刺在哪,这身体肯定有损伤。刺青就被看做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而且还被视为不孝。
这样刺青与古代的主流思想相背而驰,自然就不可能被很多古人接受,所以刺青也就失去可以被众人接受的客观条件。
结语当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科技手段日益成熟,人类在医疗上也在不断的了解,这就为刺青的大规模流行,创作了合适的发展土壤。不管是刺青的美观属性还是励志属性,在刺青的发展过程中,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改变,而且刺青文化也已经慢慢形成。
不过刺青文化可以这么快成为潮流,也是由于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刺青的刑法功能被淘汰,刺青不再是犯人的标志,而且现代先进的医疗水平,让刺青与外科手术已经毫无关系,刺青已经成为零风险的一种行为。于是这刺青的其他功能才能摆脱被人们忌讳的命运,刺青才可以在社会中慢慢被人们接受以及喜爱,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成为现代潮流的宠儿。
参考文献:
《左公传·哀公七年》
《宋史·刑法志三》
《孝经·开宗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