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5月27日,2023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发布了《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弱,且2010年以来,影响程度增速放缓,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逐步显现。
报告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组织院内外100余位科研人员历时4年研究完成。
报告聚焦青藏高原中国区域,构建了包括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13大类150余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分析了高原人类活动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状况,系统评估了近40年来(1980-2020年)高原农牧、旅游、工矿开发、城镇建设、重大工程及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人类活动调控策略建议。
报告指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可追溯至约20万年前,早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1961年以来,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加速,达全球平均增温速率的2倍,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南部与东部降水减少、西北部增加;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向好,环境质量优良,但局地仍存在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冻土退缩等问题。
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河谷地区和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弱,且2010年以来,影响程度增速放缓,年均增长速率由0.84%下降至0.70%;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逐步增强,对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还指出了主要人类活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中,放牧活动的强度降低,对草地的影响减弱,耕地利用强度提高,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2006年至2019年,青藏高原天然放牧草地超载率普遍下降,其中青海和西藏两省区草地超载率分别从39%和38%下降到8%和11%,放牧对草地的影响减弱。1980年至2020年,高原耕地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利用强度加大,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局地水土环境风险加大。
工矿活动有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控。工业进入调整发展阶段,对GDP的贡献率逐步降至2019年的22.3%。1990年至2020年,54.7%的工矿区植被绿度减少,但仅限于工矿区两千米范围内;工矿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较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可控。
旅游业支撑作用提升,局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000年至2019年,旅游人口由843万人次增至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由8.9%增加到37.0%;旅游造成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018年青海和西藏的旅游生活垃圾达108万吨,个别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关键词: